作者: 姜璐璐 來源: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 2025-06-18 09:52
□記者 姜璐璐
六月的菏澤,國色余香未散。6月16日,一場聚焦牡丹芍藥產業發展的行業盛會——2025全國牡丹芍藥產業聯盟大會暨新品種推介會在這里開幕。來自北京、河南、安徽、陜西、甘肅、重慶、河北、湖南等地及山東本土的產業精英、科研專家、企業代表600余人齊聚菏澤,在菏澤市花木協會的精心組織下,在菏澤市牡丹發展服務中心、牡丹區政府和牡丹區牡丹花卉產業發展中心的指導支持下,以“賦能牡丹芍藥產業 打造世界花卉品牌”為主題,共探產業未來發展路徑。這不僅是全國性行業力量的集結,更是在產業規模達歷史峰值、芍藥價格攀上頂峰的關鍵節點,對產業長遠發展的集體謀劃。
聯盟聚勢:
從“各美其美”
到“美美與共”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標志著全國牡丹芍藥產業聯盟全面開啟新征程!”菏澤市花木協會會長孫文起在開幕致辭中感慨道。他提到,從2018年聯盟構想萌芽,到2021年首屆大會在甘肅臨夏舉辦,再到第三屆大會花落菏澤,聯盟的成長恰似牡丹芍藥產業發展的縮影——歷經沉淀,終迎繁盛。但市場“高峰低谷”的波動從未停止,如何讓產業繁盛長久?聯盟的價值愈發凸顯。
孫文起表示,聯盟的初心在于打破地域壁壘,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形成“聯合研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創新共同體,為產業升級保駕護航。
大會協辦單位涵蓋洛陽國家牡丹園、大唐牡丹園,以及臨夏、天水、墊江、桂陽等地的牡丹協會和知名企業,彰顯了產業的廣度與聯盟的凝聚力。正如與會者所言:“過去是‘各美其美’,如今在聯盟框架下,大家更追求‘美美與共’。”
干貨分享:
直面瓶頸,
探尋破局之道
本屆大會被與會者稱為“地地道道的行業專家干貨分享會”,摒棄冗長理論講座,聚焦產業一線實戰經驗與前瞻洞察。臺下代表頻頻用手機記錄大屏上的專家經驗與數據,印證內容的實用價值。
北京安陳花卉總經理陳曉霞以詳實數據剖析牡丹芍藥鮮切花市場現狀,勾勒未來趨勢,為從業者提供市場“導航”;菏澤市牡丹芍藥切花協會會長周長玉以《菏澤芍藥三十年的蛻變》為題,回顧切花產業發展歷程,指明未來方向;技術專家韓志梅聚焦“牡丹芍藥切花前后技術要點”,分享實操經驗;洛陽美冠園藝的李亞靜分享盆栽牡丹芍藥精細化管理技術與市場拓展思路,為產業多元化發展注入新想法;山東大花芍藥園藝總經理王建立解析荷蘭芍藥產業標準化生產、品牌營銷與產業鏈整合經驗,為國內產業升級提供“他山之石”;中國花卉協會牡丹芍藥分會副秘書長李曉奇指出,除品種培育外,深度挖掘品種文化內涵、發展“名、優、特”品種,是提升產業附加值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
下午議程同樣“硬核”:國光園林股份花卉研究所所長郭翠娥詳解芍藥全周期養護技術;菏澤市林業局首席專家王海明針對牡丹芍藥病蟲害防治痛點開出科學 “藥方”;山東通盛數據的楊繼昂介紹“牡丹甄選平臺”,展現數字化賦能產業流通的新可能。
頂峰遠眺:
新蕊綻放謀長遠
“現在,牡丹芍藥產業規模達歷史最大,芍藥價格處于頂峰,如何未雨綢繆?”孫文起的提問直擊大會核心。多位嘉賓一致指出,提升產業定位、堅守誠信、強化創新、增強抗風險能力是關鍵。陳曉霞的市場趨勢研判提供數據支撐,王建立的荷蘭經驗指明標準化路徑,李曉奇強調的文化與品種獨特性是核心競爭力,而周長玉、韓志梅、李亞靜的技術分享則是夯實產業“內功”的具體實踐。
大會“新品種推介”環節成為產業希望的象征。菏澤市牡丹發展服務中心科長潘善友展示了精心選育的牡丹芍藥新優品種,承載著突破品種同質化、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期望。下午會議開始前,與會代表參觀龍池牡丹展廳,直觀感受牡丹產業從觀賞到日用化工等全鏈條開發的廣闊前景。
群賢畢至謀發展,國色天香啟新篇。當全國牡丹芍藥產業力量在菏澤凝聚,當科研智慧、市場洞察與實踐經驗在聯盟平臺交融,中國牡丹芍藥產業正以更強的創新力、凝聚力與抗風險能力,駛向打造世界級花卉品牌的藍海。菏澤作為“中國牡丹之都”,正與全國同行一道,書寫“雙花齊放”引領鄉村振興、賦能美好生活的新時代答卷。